相對于自發光技術在「感性」的表現優勢,LCD TV的優點就是在「理性」的表現,高亮度、高分辨率的表現優勢,使得LCD TV在播放新聞節目等影片類型時有相當優秀的表現。但就收看者的角度來看,畫面尺寸越大,畫質表現的柔和度要求越高,LCD TV的表現太寫實,雖然這是該技術的優點,但在畫面尺寸增大后,反而會帶給收視者壓力。
未來FPD TV技術必須要加強畫面還原的表現力
現有FPD TV畫質方面技術的發展,基本上都是以原有CRT TV的畫質表現做為范本,畢竟CRT TV技術目前可說是已達到進化的頂點,加上現在一般消費者已習慣CRT TV的畫質表現,在選購新一代的FPD TV時免不了會拿CRT TV的畫質表現來做為比較參考,因此各種FPD TV畫質技術的發展目標,首先就是要趕上,再來就是要超越CRT TV。
由于SED可說是CRT的薄型化,因此在畫質表現上也最能貼近CRT,甚至超過。就2005年10月CEATEC JAPAN中展示的SED TV,其畫像表現的自然流暢程度來看,已有相當理想的完成度。就我的觀點來看,未來的FPD TV必要的素質,在于如何把影像豐富的內容,真實地予以重現的能力。
未來的影像內容將會日漸豐富,以分辨率為例,現在的480p、720p,會逐漸進化到Full HD的1080i,甚至1080p,但目前的FPD TV,多半是將畫質的諸項要素加以調整補正后的表現;未來的FPD TV技術所必需的能力,是如何將日漸豐富的影像內容,予以真實還原的表現。以目前的SED表現來看,已朝真實還原的方向邁進;對此,我相當看好SED技術未來的發展表現。
不同FPD TV技術應可共存共榮
現在包括PDP TV、LCD TV、背投影電視(RP TV)加上即將上市的SED TV,未來不同FPD技術將可滿足不同嗜好需求的消費群。譬如包括日本在內的亞洲市場,由于居住環境一般不大,加上眼睛構造影響一般偏好高色溫高亮度的畫質表現,因此LCD TV的銷售狀況較佳;但北美洲及歐洲方面,由于居住環境普遍寬敞、偏好使用較暗較柔和的間接照明、加上眼睛構造影響一般偏好較低色溫的畫質表現,因此大尺寸LCD TV較不易發展;相對地,RP TV及PDP TV則會成為北美洲及歐洲大尺寸FPD TV的主流,LCD TV在較小的尺寸會較有發展機會。
雖然目前各占技術優勢的FPD TV大廠,在行銷時都會貶抑競爭對手的FPD技術缺點,但畢竟目前沒有任何1項技術是完美的。況且有不同技術的FPD TV在市場同時競逐,不僅可互相切磋促使技術持續進步,也可以使消費者有更多樣的選擇,不像以往CRT TV時代只有一種選則。
總之,FPD TV產業不應是對立的游戲規則,而應該是共存共榮,一同合作將整體FPD TV的市場大餅做得更大,而非一味相互排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