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9月21日,十余家投影儀廠商齊聚北京市教育網絡和信息中心,參加由北京市教育網絡和信息中心聯合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雜志社和中國投影網兩家媒體共同舉辦的“教育信息化產業系列活動——投影儀專題見面會”,共話在教育市場細化的新形勢下如何發揮政府、學校、企業、以及媒體自身的優勢,推動教育信息化發展,并為行業參與者拓展發展空間。

北京市教育網絡和信息中心主任助理史陳新主持了此次會議,會議邀請原北京市教育裝備設備中心主任趙英斌、北京市教育網絡和信息中心就技術服務部主任黃春利、北京教育音像報刊總社副社長鄒俊新、中國投影網代表陳文超與到會的投影儀廠商進行親密座談。在談到北京市教育裝備的采購時,趙主任分析了十五到十一五期間北京基礎教育信息化投入的大致趨勢,以及目前學校在多媒體教室尤其是投影儀配備上尚存的各種市場缺口,他指出,教育信息化市場形勢依然看好,今年市教委將投入1個億,主要用于多媒體、實驗室改造等,并且,某些區縣可以從稅收中提取部分投放到教育中用于政府采購教育設備。面對現在激烈的教育市場競爭,趙主任對企業如何抓住商機也給出了相應的建議。

鄒社長代表教育媒體就媒體在政府、企業中的作用與地位發表了見解。他認為,市場是企業與媒體良性互動的產物,教育信息化市場亦然。媒體是行業的平臺,它為政府決策提供參考性的依據、為讀者和用戶提供可借鑒的經驗、為企業與用戶之間建立溝通的渠道,其發展可以反映整個行業的發展。在教育信息化事業發展中,政府、企業、媒體與用戶處在同一個價值鏈,作為媒體,應該為行業內的各個方面做好服務,研究行業動態、發布供需信息,貢獻行業的發展的媒體力量。

黃主任分析了北京市教育信息化發展的區域不平衡狀況,以及采購主體的變化,尤其提到學校進行投影儀設備采購的具體特點和具體需求。針對不同區域現階段已產生的需求變化情況,黃主任也向各投影儀廠商給出了建議。
隨后,與會代表就投影儀器的辨析與選擇、多媒體教學質量與效益的保障、學校采購中常見的誤區、投影領域本身的技術趨勢以及制約政府投資項目的因素等等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可以看出,面對日益激烈的行業競爭,各產商也在不斷揣摩和挖掘教育用戶的需求,凸顯自身的優勢和特色,并且隨著技術的發展、行業的逐漸成熟,越來越關注人性化和售后服務。通過這次活動,我們也能看到,政府對設備的采購更加透明、公正、公開。我們期望,通過政府、企業、學校和媒體的共同努力,把教育信息化市場培育得更加繁榮和開放。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