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投影網資訊】數據顯示,盡管去年全國電影票房增長30%左右,但單塊銀幕的平均票房不增反減,從163萬元下滑到108萬元左右,直落55萬元;單個影院票房的下降幅度則從10%到40%不等。據郭風玉分析,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是影院發展的速度要快于電影觀眾的培養速度。“影院越來越多導致觀眾分流,利潤被攤薄,市場競爭越發激烈。”
春節檔期余溫尚存,情人節又將來襲,影院個個摩拳擦掌,鉚足了勁,希望在這短短一個月里大賺一筆。記者了解到,盡管2011年中國電影票房高達130億元,但單個影院票房和單塊銀幕的平均票房卻呈下降趨勢,院線投資熱正面臨收回投資難的困擾。
山東奧卡新世紀電影院線有限公司(下稱“新世紀院線公司”)經理郭風玉對記者表示,單個影院和單塊銀幕票房下降是整個市場發展和競爭的必然結果,能做的就是盡力阻擋下降的速度。
影院增速快于觀眾增速
周六晚7時,記者來到歷山路魯信影院。盡管還處在春節檔期,但除了放映《碟中諜4》,其他放映廳都很冷清,不到晚上10點,影院的零食售賣區已結束營業。
數據顯示,盡管去年全國電影票房增長30%左右,但單塊銀幕的平均票房不增反減,從163萬元下滑到108萬元左右,直落55萬元;單個影院票房的下降幅度則從10%到40%不等。據郭風玉分析,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是影院發展的速度要快于電影觀眾的培養速度。“影院越來越多導致觀眾分流,利潤被攤薄,市場競爭越發激烈。”
記者獲悉,在濟南,投資建一個1000座以上的新影院大概需要投資2000萬元以上;在縣城,500座的影院一般需要投資幾百萬元。郭風玉告訴記者,以前一個影院經營狀況最好的時候也得5年才能收回成本,現在收回成本需要的時間更長。楊紹毅也強調,租金是投資成本收回的最大壓力。
據了解,2010年中國電影票房超過100億元,2011年大約實現票房130億元,中國電影票房年均30%的增長率,雖然是新建的影院拉動的,但還是沒有趕上影院的發展速度。截至2011年底,全國的銀幕總數由2010年底的6200塊增長到近1萬塊,增幅超過50%;去年一年新增影院則達到800多家。
而培養觀眾并不容易。不少觀眾表示,“很多影片在家看看就好了,不值得花那么多錢到電影院去。”
多方創收抵降速
于是,吸引觀眾的手段層出不窮。據了解,濟南不僅有超市購物積分送電影票,還有好多影院選擇與銀行合作,如春節檔期新世紀影城就推出刷齊魯銀行卡10元觀影等活動,光大銀行也有類似優惠。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不是每個影院都有資格參與銀行的活動,影院的規模和客流量達到一定標準,銀行才會與其合作,因為低于最低票價的部分都是由銀行墊付的。
據了解,2011年山東省電影票房收入4億多元,新世紀影院票房收入1億多元。影院的收成大概能占到票房收入的近50%.不過,除了票房收入,影院也在發展其他營收方式。
“影前廣告和‘小賣’都屬于創收的一小部分,”郭風玉說:“影前廣告若是影院自己拉來的,收入就歸影院,若是隨著電影來的,那就要和票房一樣分成;‘小賣’就是飲料食品等零售,這部分收入全歸影院。”
現在好多影片動輒兩個多小時,所以觀影期間,觀眾十有八九都會購買零食、飲料等打發時間,也有很多觀眾喜歡在影片開始前玩電動、購物等,所以有影院會選擇與商場合作一同進入這個市場。
搶占二、三線市場
據記者了解,政策利好的推動對電影市場的發展功不可沒,而國家有關部門鼓勵中小城市數字影城建設,則為二、三線城市的影院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011年10月25日,山東省委宣傳部、省廣電局關于推進全省縣級城市數字影院建設的實施意見稱,加強縣級城市數字影院建設,鼓勵各類資本投資建設商業影院和社區影院,并計劃到“十二五”末,全省每個縣級城市至少建成1座多廳數字影院,縣級城市數字影院達到200家以上,銀幕數達到400塊以上,實現電影票房年收入3億元以上。
“新世紀院線公司今年還會繼續興建新的影院,預計近兩年影院數量達到80家以上,”郭風玉說:“公司將采取自己投資建設和加盟兩種方式拓展二、三線市場,上半年兗州新開一家影院,下半年肥城也將新開一家。”
據記者了解,濟南金逸國際電影城的總部廣州金逸影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認為一線城市星級影院處于飽和狀態,計劃以每年新開影城20家以上速度,大舉向二、三線城市拓展。
以此來看,縣級影院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也將引來更多的爭奪。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經濟導報,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若有任何疑問,請與本文作者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