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運用新技術提升數字電影視聽質量和用戶體驗質量成為當前及未來電影行業的發展熱點,以云計算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在數字電影后期制作環節加快推廣應用
1、提升電影圖像質量成為技術研發熱點,“更多像素”、“更快像素”和“更優像素”等技術將在電影行業綜合應用
在數字電影領域,“更多像素” 是指圖像空間分辨率的提升,如4K (4096×2160)技術的應用;“更快像素”是指圖像時間分辨率的提升,即高幀率技術的應用;“更優像素” 是指圖像像素質量的提升,涉及更廣亮度范圍、更大色域等內容。 4K技術近年來一直是影視行業的關注熱點,它通過提高圖像空間分辨率來提升影視圖像質量,4K 數字電影和超高清(UHD)電視是影視技術發展的重要趨勢。4K數字攝影機產品陸續發布,索尼、 Blackmagic、GoPro、佳能(Canon)等設備商均推出了不同價位的4K數字攝影機。與此同時,4K電影后期制作工具和工作流也進一步成熟完善。截至2013年末,全球共擁有 4K電影放映設備15114套,在2012 年(13494 套)的基礎之上增加 12%,增速較前幾年明顯放緩;近年來4K電影放映設備占全部電影放映設備(2K/4K)的比重日趨穩定,約為15%。
除4K 技術外,高幀率(HFR)技術也是提高視覺體驗的有效手段,它通過提高電影攝制和放映的幀速率來提升數字電影圖像質量,特別是在數字立體電影領域極具應用前景。繼2012年9月數字電影倡導組織(DCI)發布高幀率數字電影推薦實施細則后,高幀率數字電影的發展與應用方向逐漸清晰明確。迄今,從前期拍攝到后期制作,再到解碼放映,電影行業已基本實現對高幀率工作流程的支持。2013年8月,電影電視工程師協會(SMPTE)舉行了數字電影高幀率應用規范與互操作性研討會,對現有和即將安裝的數字電影播放系統、母版制作、工作流、壓縮過程進行調研,擬將3D 影片單眼幀速率提升至48fps、50fps 和60fps,將2D 影片幀速率提升至96fps、 100fps和120fps。研討議題還包括圖像內容壓縮標識、不同放映機在放映高幀率影片及常規影片時的聲音錯位現象、可見偽影的測試材料等內容。國際標準化組織(ISO)也在積極推動高幀率數字電影國際標準的研究制定工作。
隨著4K技術和高幀率技術的發展與應用,電影行業逐漸意識到單一技術的發展并不能解決電影畫質的全面提升,人們開始探尋能夠有效改善圖像顯示效果的方法。在2013 年SMPTE 技術年會上,與會代表提出了“更優像素”的概念,其涵蓋更廣的亮度范圍(更亮或更暗像素)、更大的色域(像素更加多彩)等內容。隨后與會代表一致認定,只有將“更多像素”、“更快像素”和“更優像素”三種方法結合起來,才最具應用價值。因此, “更多像素”、“更快像素”和“更優像素”綜合應用的概念被提出,迄今已被電影行業所認可和接受。 “更優像素”的提出具有重要的理論和應用價值,其主要依據在于目前大多數影視節目均采用數字攝像技術來記錄真實世界的色彩和亮度,而現行影視調色標準基于傳統陰極射線管(CRT)技術,調色過程中必須調整原始圖像內容,在影像傳輸和播放之前畫面色彩、亮度和對比度已大幅下降,從而使呈現在用戶眼前的畫面真實度明顯下降。目前數字攝像機和圖像顯示設備的捕獲范圍與呈現范圍極為有限,遠遠低于人眼對亮度的識別范圍。因此,研發新一代圖像攝取和顯示設備,盡可能真實捕獲和真實還原人眼所能看到的一切,是圖像攝取和顯示設備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可以預見,電影行業未來將沿著“更多像素”、“更快像素”和 “更優像素”綜合應用的方向發展進步,從而實現電影視聽品質的全面提升。
2013年“更優像素”技術已經開始在電影行業得到應用。舉例來說,在影片《霍比特人:史矛革之戰》后期制作中,RealD公司就首次應用了可實現“更優像素”的真實圖像(TrueImage)技術,即通過計算每幅圖像上數百萬的像素點來調整偽影,重建原始畫面,并采用獨特解析工藝消除噪波來提高圖像信噪比,使圖像顯示更加精細逼真,從而提升圖像整體質量。 RealD真實圖像(TrueImage)技術屬于圖像增強技術,可用于電影拍攝和后期制作。在影片制作過程中,該技術通過補充畫面細節,可達到現有攝像系統物理光學成像無法實現的效果,還能生成拍攝腳本,有助于提高后期制作和特效制作中的圖像合成準確度,以幫助電影制作人真實再現創作畫面的藝術感。TrueImage技術特別適合噪波較多、畫面較暗的鏡頭,通過消除偽影和噪波,從而為觀眾帶來更加舒適的2D和3D觀影體驗。杜比公司也于近期發布了可實現“更優像素”的杜比視覺(Dolby Vision)技術,可為用戶提供高保真度和高畫質的影視內容,并可增強基于互聯網的在線流媒體、廣播和游戲應用的超高清與高清視頻信號的保真度,提升畫面亮度、色彩飽和度和圖像對比度,使觀眾能夠充分感受到畫面細節,從而為消費者提供高品質的視覺體驗。杜比視覺技術通過顯著提升畫面質量和真實還原原始畫面,使創作團隊能夠充分利用更廣的亮度范圍、更大的色域和更逼真的對比度,并能促進4K 顯示技術的推廣應用。杜比視覺技術迄今已得到好萊塢一線導演、全球主要電影制片廠、電視制造商和運營商的廣泛支持,采用該技術的夏普公司和TCL 公司推出的超高清電視和高清電視原型機也已亮相于2014 年國際消費電子展(CES),預計近期將逐步實現商用。
2、多平面立體聲技術進入影院應用,顯著增強了影院相對于其他媒體終端的競爭力與影響力
多平面立體聲(Multi-Plane Sound)又稱沉浸式聲音,是電影聲音技術的發展方向和戰略制高點,它通常采用基于聲道或基于對象制式,或兩種制式相結合,其發展與應用對于提高電影視聽質量、提升沉浸感和臨場感、促進數字電影差異化發展具有重要作用。近年來多平面立體聲技術發展與應用進程不斷加快,相應格式影片不斷推出,片源瓶頸基本消除,影院部署規模和影片制作機構數量均不斷提升,其發展與應用前景被行業內外十分看好。
目前國際上多平面立體聲技術有Auro11.1、杜比全景聲(Dolby Atmos)、音索諾(IOSONO)、音尚(ImmSound)和中國13.1五大制式,其中Auro11.1 和中國13.1 采用基于聲道技術,IOSONO基于聲場合成原理,ImmSound基于對象原理,杜比全景聲則將基于聲道的混音方法與基于動態音頻對象的混音方法相結合。目前,杜比全景聲和巴可Auro11.1 是多平面立體聲領域的兩大重要品牌。杜比全景聲結合聲道格式的兼容性和對象格式的靈活性,兼顧制作習慣和發行放映成本,它通過在影廳安裝獨立驅動揚聲器作為獨立聲道,然后將節目制作為由固定的基礎多聲道節目和可移動的聲音元素組成的混合節目,通過其獨特的音響處理器識別打包在發行母版中的元數據加以還音,并能夠在條件不具備的場合自動進行下混合輸出。 Auro11.1則是一個基于11.1聲道制作的聲音格式,為兼顧制作和發行要求,它通過采用一種獨特編碼算法,可將11.1個聲音文件編碼到傳統5.1節目中,并借此進行發行,編碼后的5.1文件可直接使用或解碼為11.1音頻格式,迄今Auro11.1已推出全套的混音、聲像定位和編碼工具。
2013年多平面立體聲技術進入全面商用階段,發行影片逐步增多。據悉全球已經出品和計劃出品的多平面立體聲格式影片數量已經接近150部,其中杜比全景聲格式約112部,Auro11.1格式約33 部。在中國,多平面立體聲技術發展不均衡,主要表現在制作能力和市場響應兩個方面。由于進行多聲道制作改造的時間成本和資金成本較高,且短期經濟利益不明顯,國內大多數制作公司目前尚無能力或意向來實現多聲道格式聲音的制作改造。迄今為止,杜比全景聲系統在中國的推廣力度最大, Auro公司則選擇在中國二線城市推進多聲道影廳建設,并于2013年下半年開始與中影股份公司開展合作。
文章來源:中國投影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