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成立62年的中航工業上電,全年營業收入首次突破10億元大關。從聚焦主業、軍民融合、能力建設、瘦身健體四個著力點精準發力,不斷創新技術、市場、產品與服務,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提升價值創造和質量效益能力,扎實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了企業發展的新突破。
花甲之年的老國企,迸發出創新轉型的新活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國際政治軍事格局的風云突變和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的局面,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科學判斷中國經濟形勢,對癥下藥開出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藥方。這一著眼全局的戰略決策,正是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根本之道,同時也對國企的創新轉型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航工業上電正是認真領會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實質精神,冷靜分析企業內外部需求環境的變化,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實現了企業的跨越式發展。
聚焦主業,形成核心技術優勢
作為一家軍工企業,中航工業上電始終牢記自己的使命,聚焦國防裝備建設需求,適應加快軍隊裝備現代化及貼近實戰的迫切需求,立足自身核心能力,廣泛聯合“外腦”,積極開展校企合作,形成企業的一系列核心技術優勢,并將核心技術優勢拓展到非防務領域,非防務市場競爭力也持續提高。2016年11月,上電榮獲了中組部、工信部、科工局等六部委聯合頒發的裝備建設突出貢獻獎的集體榮譽。
踐行強軍首要使命,推動產品技術進步。中航工業上電以創新發展為驅動,把握技術發展趨勢及實戰能力提升需要,圍繞系統解決方案,在核心器件、產品設備、系統集成三個層次實施技術創新,實現二次配電、一體化座艙、近地告警、照明系統等多個專業產品的技術進步與層級提升,進一步筑牢公司在軍用技術領域的專業地位。憑借座艙一體化的軍用技術優勢,抓住飛行訓練器研制“由民轉軍”機遇,積極開拓,完成多型訓練模擬艙的研制與交付,實現從導光板和開關的產品配套向整個訓練艙系統配套的轉型升級;基于軍用航空成熟技術,從“技術深度、產品譜系、應用領域”三個維度,在船舶、兵器、航天等領域實施“同根同源化”拓展,非航防務保持高速增長。
構建開放創新體系,打造核心技術優勢。根據公司技術專業發展規劃需要,中航工業上電加強與高校的校企合作,實現資源互補;強化直升機/戰斗機近地告警、智能照明、核心器件等優勢專業水平;加大預研投入,成立新技術研究所,圍繞激光照明、光通信、虛擬現實、基于人機工效的駕駛艙交互系統等新專業領域,開展重點預研項目,在多個技術領域實現突破性進展;全面推進新技術預研占位工作,拿下集團唯一一家企業承擔的聯合基金項目,實現公司預先研究項目爭取零的突破,為推進“十三五”技術發展規劃落地及后續課題項目爭取奠定基礎。
軍民融合,打造增長新動能
航空防務技術對國民經濟的拉動作用,歷來被人們所稱道。而實施軍民融合戰略,是中航工業上電打造戰略增長新動能的題中應有之義。近年來,中航工業上電堅持“技術同源、產業同根、價值同向”原則實施產業拓展,引領消費新需求,在民品、民機領域樹立了自己的獨特地位。
民機產業穩步推進,市場開拓前景喜人。多年來,中航工業上電致力于軍民同步發展,打造中外合作多文化融合的民機團隊;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快速采購能力的民機供應鏈體系,構建符合國際適航標準要求的民機研制體系,提升公司作為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的綜合能力。MA700飛機CPA&DCS和SPDS項目進展順利;連續兩年獲得中國商飛公司優秀供應商銀獎。作為C919項目國內唯一提供完整系統的供應商,中航工業上電在國內民機固態功率配電領域的競標中保持全勝,贏得中國商飛北研中心多電試驗室二次配電項目競標,與Zodiac公司達成合作,為未來寬體客機項目及其它國際民機型號上建立固態功率配電領域的戰略合作邁出堅實第一步。
培育激光投影產業,打造民品新增長點。2016年11月,中國航展在珠海如期舉行,中航工業上電攜帶自主研制的激光投影機民族品牌——“國畫”參展。“國畫”一經亮相,就引來了極大的關注,成為媒體追蹤的熱點。“國畫”,就是中航工業上電基于同根同源技術開發的一款民用產品,其瞄準日益增長的視覺品質需求,把握當前顯示技術跨代發展的戰略機遇,依托航空照明系統多年積累的光色調控技術,整合產業鏈資源,實現了光機的自主研發制造。“國畫”已經成為中航工業上電新的經濟增長點。目前,“國畫”項目已形成全系列7款貨架產品,取得3C、CE和UL三項關鍵認證;與海爾、紅星美凱龍等多家單位開展戰略合作,建成覆蓋全國的七大市場銷售的大區。2016年,激光投影共取得訂單1100余臺,合同金額超過6000萬元,實現當年投產當年贏利,達成了產業規劃建設的預期目標。
聚焦需求多維發展,民品產業動能強勁。本著“技術同源、產業同根、價值同向”原則,中航工業上電在多領域民品研制都取得了不俗成績。園林工具產業實現新品開發和市場拓展的雙突破,開發墨西哥、北美、澳大利亞等地新客戶,首次進入美國市場,全年銷售收入14000萬元,同比增長30%以上;汽車產業全面突破,凸輪軸項目銷售收入突破6000萬元,同比增長140%以上,汽車電子業務銷售收入實現零的突破,完成產品培育期到正常經營循環的里程碑;開拓內銷市場,線上依托“SSC航空專賣店”發力,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60%,線下發展省級代理商,國內渠道實現“從無到有”,形成“國內國外、線上線下”的市場新格局。
2016年,中航工業上電的民品產業總銷售收入達到2.95億,較上年增長38%,達成了“十三五”規劃提出30%以上的年均增長要求。
加強能力建設,激發內生動力
向管理要效率,為員工造平臺,培育企業發展的內生動力。中航工業上電對標企業戰略發展需求,從提升組織能力、加強基礎能力建設等方面推進企業變革,激發企業發展內生動力。
系統完善組織架構,助力公司發展轉型。中航工業上電以組織能力“楊三角”模型為基礎,推進組織能力規范化建設:探索全項目管理新模式,調整新品科研與生產由兩部門協同分階段管理為由科研部門實施一體化管理;實施事業部制改革,設立“導光板事業部”,對導光板全業務鏈業務責任和資源配置進行整合,實現快速反應,第一時間滿足客戶需求;成立倉儲物流中心,提升倉儲物流管理水平。組織架構的優化,促進了公司發展的轉型,提高了為客戶服務的能力和效率,為企業的跨越式發展奠定了基礎。
提升員工核心能力,激發企業內在潛力:中航工業上電注重對員工的培養,致力于提升員工的綜合能力,大大激發了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公司創新培訓方式,打造上電專屬的移動培訓管理與學習互動平臺;深入推進內訓師培養項目,落實內訓課題成果轉化,有針對地推動員工崗位綜合能力素質的培養提升;實施薪酬績效體制改革,事業部制、管理、營銷、技能、核心骨干人才推行不同模式,以奮斗者為本,向價值創造者傾斜,激發企業內在潛能。
2016年,中航工業上電實現人均營業收入、利潤分別為82.61萬元、8.67萬元,同比增長14.15%、10.31%,人均EVA 10.36萬元;凈資產收益11.88%,同比增長6.06%;兩金占比同比下降10.69%,總資產周轉率持續向好,達到0.71,形成企業良好發展態勢。
瘦身健體,全面實現提質增效
2016年,瘦身健體、提質增效成為國企改革的重點,中航工業上電堅決貫徹落實集團黨組關于瘦身健體、提質增效的部署,制定瘦身健體、提質增效專項工作方案;通過成立以公司董事長為第一責任人的“瘦身健體”提質增效專項治理領導小組,實施目標責任分解,簽訂目標責任狀,強化考核,督導檢查等措施,確保工作落實;利用信息化系統的數據報告體系,形成應收賬款、存貨的報表雛形,采用例會制度每月跟蹤管理和控制“兩金”;完善制度建設,修訂存貨和應收賬款管理制度。目前,清算工作有序推進,“兩金”管控工作已見成效,2016年,中航工業上電全面完成航電股份下達的3項主要經營目標、4項經濟運行質量指標暨瘦身健體、提質增效目標,其余兩項經濟質量指標也處于行業先進水平。
2016年,在探索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道路上,中航工業上電激發新動能,打出了一場跨越趕超的漂亮“攻堅戰”:全年營業收入實現歷史性突破,62年來,首次越過10億元大關,利潤總額1.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8%、14%。“2017年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化之年,中航工業上電將‘乘長風破萬里浪,凌青云嘯九天歌’,打造企業發展新格局。”說到未來的發展,中航工業上電企業負責人信心滿滿。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遲林華,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若有任何疑問,請與本文作者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