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世界杯決賽前夕,作為官方贊助商,海信在莫斯科音樂廳召開史上最大規模全球客戶大會。來自全球18個國家和地區的500名客戶在此結為“命運共同體”,攜手邁向世界一流企業陣營,并共同見證了電視畫質世界紀錄的誕生——迄今世界上分區最多、圖像精細化程度最高的電視海信U9D發布。
“未來已來,唯變不變”,結盟大會上,劉洪新總裁發表了“同期未來,相信改變”的主題演講。劉總表示,過去半年時間里,海信堅定地做出了“改變”:踐行“高質量的好產品”的經營戰略,堅定地為客戶提升價值,增強海信產品的持續市場競爭能力;收購日本東芝電視,以海信電視、東芝電視“雙品牌”戰略做強做大全球市場;收購Gorenje集團,豐富海信家電產品品類……大幅調整集團組織架構,形成電子信息、家用電器、智能科技三大產業集團,簡政放權,提高效率……
劉總說:“海信在全球已擁有5萬家合作伙伴;锇闊o大小,關系最重要,而最重要是,是合作關系轉變為更為緊密、融為一體的生命共同體!苯柚澜绫俜劫澲踢@一新起點,海信將持續借世界杯、歐洲杯等體育營銷手段,快速提升全球品牌知名度,加速全球市場研發、人才、生產、銷售本土化的進程,將海信家電集群平臺化的優勢發揚光大,早日躋身世界一流行業。
國際化已成為海信堅持多年的戰略。集團公司副總裁林瀾在演講中首先回顧了海信的海外十年歷程,他說這是海信與全球客戶共同發展的十年。
林總說,未來已來,唯變不變,在這個快速更迭的時代,也正是對改變的堅持,海信的出口業務和海外市場開拓取得了顯著成績:目前在海外,海信已形成了18個海外公司、3個生產基地、7個研發中心、覆蓋130多個國家的業務版圖,產品遠銷歐洲、美洲、非洲、中東、澳洲及東南亞等全球市場。同時,海外業務呈現規模、穩健增長:2017年海信集團海外銷售收入實現42億美元,占集團總收入的25.6%。海外自主品牌銷售同比增長19.6%,其中電視產品品牌收入占比達75.4%。十年來,海信國際營銷銷售收入增長了4倍,品牌收入增長了10倍。
林總表示,海信業務增長的正確途徑,一是靠自身健康增長,二是在適當時間的收購。
海信科龍副總裁王云利代表家用電器產業集團在演講中首先分享了對家電本質的理解,家電的本質不是“電”,而是“家”。家電產品的本質是“給家人更多更好的愛”。家電企業的責任是用心聆聽用戶對美好生活品質的需求和渴望,并圓滿地、完全地滿足。
王云利說,變革為海信白電產業發展創造了更好的契機,隨后他從“大白電、大平臺、大征程、大未來”四個方面詳細介紹了海信在白電領域的戰略布局。
他提到,海信白電產業未來將整合海信、容聲、科龍、美國YORK、日本HITACHI、歐洲Gorenje等家電品牌,全球化協同運營,實現“白電品牌”到“世界級的家電品牌集群”的布局。“展望未來,我們信心滿懷。2025年,海信科龍主營業務收入要實現1800億元,進入世界一流品牌陣營,和全球客戶一起共享機遇,不斷書寫新的商業傳奇!
俄羅斯大使館公參李靜援也來到此次全球客戶大會,在致辭中他表示,海信作為中國知名家電品牌,借助俄羅斯世界杯的官方贊助商的身份,從不同角度向全世界展示了良好的品牌形象,開幕日的球場俄文廣告,更是大大吸引了俄羅斯人對中國企業和中國品牌的關注,F在,海信已經在俄羅斯成立了分公司,并進入了第二大聯邦銷售渠道,向俄羅斯消費者展示了良好的中國品牌和中國產品形象。希望有更多的中國企業能像海信一樣,進入俄羅斯市場。
作為海信最緊密的戰略合作伙伴之一,友達光電董事長彭雙浪在致辭中表示, 身為海信最重要的伙伴之一, 友達與海信將把共同的企業價值帶給市場與產業。
來自以色列的合作伙伴Guy表示,自己12年前選擇從事零售業,并與海信合作。Guy透露,他們采取了積極行動,將“中國制造”轉為“中國創造”,“我們驕傲地告訴消費者,我們的產品來源于中國,我們有著優質的產品!盙uy的舉措收效顯著,建立了顧客認可度,并且在4年內,海信成為以色列市場第三大品牌。Guy說,海信就是他的家,而海信也把他作為這個大家的一份子。12年間,他與海信員工一起努力工作,一起實現夢想!八械某晒甲C明,如果你志存高遠并不懈努力,相信選擇的合作伙伴,則一切皆有可能,夢想終能成真!”
未來已來,是前沿科技帶給人類的不滅幻想。
在全球500位合作伙伴的現場見證下,海信正式發布高端旗艦電視U9D,首次將電視動態背光分區提升到5376 Zone,這是迄今世界上分區最多、圖像精細化程度最高的電視。
6年來,圍繞LED,不斷采用多分區獨立背光控制和Hiview畫境引擎技術,對畫面亮度、畫面對比度、畫面層次感、暗場細節、以及響應速度等進行大幅提升和改善,海信將液晶顯示的畫質效果提升到世界一流水平。迄今,海信已先后經歷5代技術更迭,不斷將電視畫質推向極致,兩度獲得“全球年度顯示技術金獎”。U9D的推出,將進一步奠定海信在全球畫質領域的領先地位。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海信電視,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若有任何疑問,請與本文作者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