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作為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產業,正在被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科技進行重構和升級,鄉村也正在煥發出嶄新的力量。作為中國新型城鎮化進程的踐行者、智慧化綜合服務的提供者,迪威迅專注中國產業轉型和消費升級,助推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戰略。
近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各地區各部門要充分認識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意義,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擺在優先位置,堅持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讓鄉村振興成為全黨全社會的共同行動。
今年是我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開局之年,是主動推進科技供給側改革、引領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也是全力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的關鍵之年。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農業也不例外,農業農村的現代化核心關鍵還要靠科技,靠科技創新,靠科技進步。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越來越多的科技型企業開始把目光投向農業,利用生物科技、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科技進行重構和升級,鄉村也正在煥發出嶄新的力量。
一、科技為農業插上翅膀
現如今,農業科技對中國農業發展的貢獻越來越大,機械化、智能化、標準化等等都是中國農業發展的新趨向。“十三五”以來,農業科技對中國農業發展貢獻率超過56%。
不過,隨著農業現代化深入推進,我國農業發展面臨的深層次問題更加凸顯。這突出表現在消費結構升級和農產品供應結構性失衡、資源環境約束趨緊與發展方式粗放、國內外農產品市場深度融合與農業競爭力不強、經濟增速放緩與農民增收渠道變窄、發展動力轉換與科技創新成果供給不足等五個方面。
近年來,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化技術在農業領域加強了滲透,并獲得不同程度的應用,如病蟲害遠程診斷、溫室環境自動監測與控制、水肥藥智能管理、自動擠奶、餌料自動投喂等。這些技術正在重塑以往的農業生產組織方式和產業形態,推動農業發展邁入全新的時代。
深圳市迪威迅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季剛表示,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區塊鏈等先進技術的介入,實現了對農業運營全流程的智能化、信息化、可追溯化等,從而推動農業發展由傳統的勞動、資源密集型轉向更具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資本、技術密集型。
他談到,借助互聯網、物聯網等信息化技術,打造以農產品為紐帶,生產、流通、交易、金融等農業產業要素一體化的“訂單式”產銷模式,實現“按需定制”。“這種基于‘互聯網+’新農業發展模式正在形成,它對農業生產方式、交易流通方式、融資方式等全產業鏈的系統性再造,是利用互聯網對農業生產要素的最優化配置和利用,能夠推動我國農業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打造農業發展的新引擎,增強我國農業產業的整體競爭力和持續發展力。”
二、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科技的進步,同樣在促使生產力系統由原有相對封閉獨立運行的狀態向融合協同的方向演變。隨著特色小鎮、共享農莊、智慧旅游等新產業、新業態不斷涌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體系正在構建,為鄉村發展注入新動能。
對此,迪威迅董事長季剛認為,社會經濟步入新常態下,技術創新將驅動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產業發展趨勢呈現新的特點:一產二產自身相互融合協同,一產二產向三產演變,三者緊密連接、融合互動、協同融合,并形成一種基于智慧平臺為底層支撐的現代化產業發展新體系。
他還透露,迪威迅正在積極響應國家號召,主動承接國家戰略與各級市縣政府及生態資源方一起助力鄉村振興。
在新疆和田地區,“和田地區于田縣綠色生態脫貧產業園項目”已經正式開始建設,該項目是迪威迅基于精準扶貧戰略的重要部署,項目建成后,可吸納當地2萬勞動力就業,極大的帶動當地經濟快速發展,使更多的當地居民脫貧脫困,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于田縣綠色生態脫貧產業園鳥瞰圖
在陜西富平縣,迪威迅與富平縣雙方之間就全域旅游產業合作開發達成意向性協議。雙方將圍繞打造“紅色富平”為目標,從“文化+制造”、“文化+旅游”、“文化+技術”三個方面出發,以“完善基礎、打造精品,延長產業鏈,實現富民強縣”為著力點,同步完善文化旅游產業上中下游配套項目建設,共同推進脫貧攻堅和美麗鄉村建設。 科技是推動農業產業升級的重要方式,迪威迅聚焦新農業就是為了將自身的技術能力、數據能力、服務能力、金融能力等對外賦能。以文化旅游、扶貧產業園作為切入口,與上下游企業展開合作,整合農文旅商產業資源,利用智慧物聯平臺打造科技助農新場景,利用大數據管理為農民提供智慧化、信息化服務。
迪威迅踐行“共建智慧設施,共創智美生活,共享發展價值”的戰略方法論,以智慧化的戰略構想在全國范圍內布局新農業。截止目前,迪威迅的新農業版圖已經覆蓋到貴州銅仁、新疆和田、陜西富平、云南普洱等地區。
迪威迅常年耕耘于智慧化綜合服務領域,依托在新業態創造、技術和資源整合等方面的優勢和洞察力,助力農業的智慧化升級和演進。從規劃和建設切入,持續強化運營能力,為中長期持續發展蓄積強勁動力。面向地方推廣智慧農業、文化旅游、特色小鎮等業態的全生命周期系統建設方案,推動在這些項目中的互聯網技術賦能和輸出,培育農村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以產業融合促進城鄉融合發展。
“新農業、文旅、園區等新業態將創造出更多的新工作崗位,以滿足因為農業機械化提高生產力解放出來的勞動力。這從根本上實現農村人口的就地城鎮化,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的實現。”迪威迅董事長季剛說。
未來三年內,迪威迅將爭取更多涉農項目實施,推進物聯網、大數據與農業不斷融合,培育多元化產業融合主體,大力發展“智慧型”農業新業態,不斷創新農村產業融合發展新方式。同時,通過對各地農業建設水平的整體提升,努力促進鄉村振興戰略的落地,為我國的農業產業升級提供新樣板。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迪威迅,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若有任何疑問,請與本文作者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