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AECOM聯合主題娛樂協會TEA(Themed Entertainment Association)共同發布了《2018全球主題公園和博物館報告》。2018年是主題娛樂行業里程碑式的一年,無論是主題樂園還是博物館都在通過不斷創新帶來全新體驗,而觀景體驗景點也在全球掀起熱潮。讓我們一起在《2018全球主題公園和博物館報告》中探尋數字的背后。
Part.1
全球市場,突破紀錄,成就矚目
主題樂園與水上樂園:
深諳IP、沉浸式體驗與園區擴張之道
◎全球排名前25位的主題公園
以北美區為例,區域內逾6百萬的游客量漲幅主要歸功于迪士尼集團、環球影城娛樂集團和海洋世界娛樂集團這三家位于榜單前列的主題公園集團。同樣的,在歐洲區,默林娛樂集團下、位于意大利的加達云霄樂園新增了“小豬佩奇”景點,該景點以當今最流行的同名兒童電視節目中的卡通角色為設計靈感,并成為該公園游客量增至290萬的核心引擎。
在過去幾年間,我們見證了環球影城和迪士尼相繼推出IP內涵豐富、獨具一格的主題景區,如環球影城的哈利波特魔法世界,或是迪士尼的阿凡達世界,它們無疑都是業界的巨大成就。而放眼未來,我們相信迪士尼于今年5月和8月,在加利福利亞州的迪士尼樂園和佛羅里達州的華特迪士尼世界相繼推出的“星球大戰:明日邊緣”主題景區,將會把這種沉浸式體驗帶到一個全新的高度。
除了不斷挖掘豐富的IP資源,應用前沿科技探索更多的可能性,提供更多顛覆性、更引人入勝的體驗時,還有有不少運營商采取了更多元化的策略,助力其取得優越的市場表現。
2018年,水上樂園基本從2017年因天氣因素造成的下滑中恢復過來,游客量在去年呈現出可喜的回升態勢。報告指出當運營商對市場有清晰的認知,并能通過良好的運營、明智的再投資舉措來迎合市場時,便能取得成功。
◎全球排名前20位的水上樂園
博物館:
被重新定義的體驗
2018年度,全球博物館參觀人次為1.081億,與去年持平,這得益于全球業界在提升訪客體驗、設施更新、運營完善以及增設臨時展覽等領域內的努力和創新,比如法國巴黎的盧浮宮以及荷蘭的梵高美術館在2018年時推出了新的網上售票系統。
同時,博物館也越發重視與名人、設計師以及大IP的合作,來吸引新的人群。以碧昂斯和Jay-Z在盧浮宮拍攝的音樂錄影帶為例,這引發了社交媒體的熱議,吸引了不少原本對博物館不了解的人群;此外,盧浮宮于2017年在阿布扎比設立的分館,由明星建筑師Jean Nouvel設計,在開放的首年參觀人次就過了百萬。
社交媒體元素的融入、快閃展覽和沉浸式體驗的崛起,也是今年博物館的一大趨勢。以MORI Building teamLab為代表策劃的這些展覽,策展團隊擅長將數字媒體及科技與藝術結合,經常以戲劇、音樂或是食物為主題,打造沉浸式氛圍環境,極具藝術感,并傾向于在多個地點進行“快閃”,十分適合拍照,及在社交媒體上分享。雖然價格較高,展覽重游率較低,但能在短時間內吸引年輕人、家庭游客,以及在社交媒體上有影響力的人群。
另一值得關注的趨勢是基于科技、數字媒體以及數據收集的定制和個性化體驗。在全球多個城市巡回進行的“David Bowie Is”展覽中,就運用了科技向參觀者個人傳達內容,從而令整個博物館的體驗變得個性化。
◎全球排名前20位的博物館
觀景體驗:
在世界的頂端眺望
脫離了周圍環境,登上高樓或爬上山頂,對于不少人來說是一種十分享受的體驗,不僅讓他們能有機會思考所見的意義,甚至可以讓他們幻想一下在所見之處游覽是什么感覺。
◎全球排名前20位觀景體驗景點
Part.2
聚焦中國
創新營銷,體驗升級
主題樂園:
積極的營銷策略與新建的基礎設施
中國內地數個主題公園入園人次大幅增長,例如珠海長隆海洋王國、廣州長隆歡樂世界、常州中華恐龍園等項目的年入園人次增幅均達到兩位數,特殊節日、新景點開放和成功的市場營銷策略對于客流增長均有貢獻。
◎亞太區排名前20位的主題樂園
◎亞太區排名前20位的水上樂園
博物館:
明星效應成績不俗,外國力量不斷涌入
雖然全球市場波動不大,但2018年中國博物館游客量表現突出。北京的中國國家博物館持續在亞太前20博物館排行榜上位列第一,年內游客量達860萬人次。另有三座中國博物館今年首次進入前20榜單,且多個中國博物館實現了兩位數游客量增長,這意味著中國政府在大力投資和提升大眾文化欣賞品味和水平的舉措卓有成效。
其次,中國的博物館也嘗試利用明星效應來提升游客量,與盧浮宮的碧昂斯效應相似。結合了傳統文物和當代名人的電視節目《國家寶藏》廣受觀眾歡迎,節目第二季在2018年末播出,參與的博物館包括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湖南省博物館和南京博物館等,都收獲了流量增長。
◎亞太區排名前20位的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