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投影網資訊】四川省遂寧至綿陽高速公路是省內第二條以BOT方式運作,也是第一條以市級人民政府為主體實施BOT模式建設的高速公路建設項目,是《國家高速公路網規劃》中成渝環線的重要組成部分,連接已建成的國道主干線GZ40(成都-綿陽-廣元高速公路)、GZ55-1(成都-遂寧-南充高速公路)和遂寧至重慶高速公路。項目建成后既可使成都-綿陽-廣元和成都-遂寧-南充高速公路實現互通互連,又使重慶、遂寧、射洪、三臺、綿陽等市(縣)的二、三級路網有機連接起來,進而串接包括成都和重慶在內的川渝8大城市,促進沿線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該路起于綿廣高速公路張家坪,經三臺、射洪、在成南高速公路吉祥處立交后,從遂寧過軍壩跨涪江與遂渝高速公路相連,線路全長約176 公里,采用四車道高速公路標準,設計速度80 公里/小時,路基寬度24.5 米。建設工期三年。
綿遂高速公路遂寧段路線全長96.96公里,初步設計概算43.01億元。線路沿涪江東岸走廊布線,起于綿陽與遂寧分界的白頃鎮燒房埡,接擬建綿遂高速公路綿陽段,經金華、射洪、紅江、吉祥(跨成南高速公路)、永興、過軍壩(跨涪江),止于復橋鎮,與遂渝高速公路交叉,向西延伸接擬建內遂高速公路,路線全長96.909公里,共設置互通式立體交叉9處(預留2處),分別為金華、麻柳坪、射洪、紅江、吉祥、永興、靈泉寺、過軍壩、復興,其中,麻柳坪、過軍壩為預留互通。綿遂高速公路遂寧段作為四川省災后重建的首個重點交通工程,已于2008年8月26日全面動工興建。
綿遂高速公路的建設,是完善國家高速公路網和四川省高速公路網布局、促進西部大開發和成渝經濟圈區域經濟發展的需要,也是適應區域交通量快速增長、促進沿線自然資源開發的需要和促進沿線及周邊地區旅游業發展的需要,在國家和四川省公路網布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其中遂寧段是遂寧市建設“一環六射”高速公路交通網絡、構建四川第二大交通樞紐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將遂寧融入成渝、接受輻射,連通周邊、共同發展,優化環境、帶動沿線具有重要意義。綿遂高速公路的開工建設和建成后,將對四川尤其是遂寧經濟發展產生重大影響。“5?12”汶川特大地震災害發生后,本項目因直接連接重災區綿陽,可以為綿陽、德陽等災區的恢復重建產生重要的助推作用,建設意義更加凸顯。因此,項目的建設備受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的關注。
下面為NEC液晶顯示器成功應用于棉遂高速現場圖片:


文章來源:中國投影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