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家之所在
給予了我們疫情之下難能可貴的安全感
但對社區防疫工作者而言
社區是他們堅守的陣地
是與家相反的方向
拿起額溫槍
7*24小時沖鋒在前
......
而今天在杭州余杭星橋街道湯家社區門口,僅有一名保安和一名志愿者,且不見額溫槍蹤跡。原來該社區居民只需要掃“杭州健康碼”進行體溫測量,然后刷小區業主生活碼就可以完成身份確認后進入小區。從測量體溫、身份驗證、識別登記到進入小區,整個過程只需要短短十幾秒鐘,不僅精準,而且便捷智慧。這一防疫手段正是由宇視智慧安防小區(以下簡稱“智安小區”)系統完成,并即將在余杭區86個智慧安防小區推廣試行[1]。
●測溫+掃碼,落實精準防控 ●
“人體熱感設備感知距離遠,準確性高,能在不接觸的情況下對進入小區人員自動檢測播報體溫,門禁會自動阻攔有發燒癥狀的人員,以便立即采取措施。”志愿者許敏捷介紹道。[1]
圖片來源:杭州公安官微 余杭發布微信公眾號
據余杭區公安分局基礎防范大隊教導員錢云峰介紹,小區推行人體熱感+掃碼設備主要是由于現在大部分小區采用人工進行測溫、身份登記花費時間較長,如果遇到人多高峰,排隊等候不說,也增加了聚集風險,所以這是出于大家的方便和安全考慮。[1]
●平戰結合,解放基層治安人力 ●
作為基層治理和社會治理現代化的創新地,余杭全區多個智安小區均引入了宇視網格智慧管理平臺、智慧安防小區系統,不論平時還是戰時,均可做到精準信息動態采集進而解放基層治安管理人力。
在平時
通過人臉識別、車輛抓拍等高清前端采集系統,各試點小區均改變原有網格員逐一登門采集登記信息的模式,建立了一個信息采集虛擬界面,自動采集、記錄所有進出小區人員、車輛等動靜態數據,真正實現“人過留影、車過留牌”,扎實做好人員管控,在居民社區構建起智慧化安防圈。
在戰時
智慧安防小區系統的應用同樣能夠實現人員有序出入的高效管理,減輕社區物業和志愿者的防控工作壓力。以余杭區湯家社區為例,疫情期間一般至少要有六到七人才能滿足進出人員手動登記、測溫等防疫需求,但采用了智安小區系統之后,每班只需要兩個工作人員。[2]
“現在居民進出很方便,也減輕了我們社區物業和志愿者的疫情防控工作壓力。”許敏捷說,“疫情過后,門禁熱感阻攔模式可以解除。如果繼續使用,平常只對居民起到一個提示作用,也可以免費為居民測個體溫。”[3]
沒錯,考驗是暫時的,當疫情過去,美好的生活還將繼續。但當下,我們卻看到了每個平凡崗位的勇于擔當。風大雨急,請讓逆行者休息一會兒,宇視愿以科技抗疫力量,守護安全美好生活。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宇視科技,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若有任何疑問,請與本文作者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