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那會兒國產LCoS的消息一放出來,整個行業和消費者都沸騰了,不過預期2024年底產品落地銷售的愿望并未實現,整個行業對其發展態勢依舊滿懷熱忱與期待。
于 12 月 6 日盛大召開的 “2024 LCoS 產業大會”,全面且深入地展現了我國 LCoS 產業在投影顯示領域所斬獲的佳績以及產業鏈的成熟度。
很多人或許對主流顯示
技術還并不了解,但目前氣質主要關注3LCD/DLP/LCoS這三大顯示
技術即可。這是目前高端市場更多的選擇,并且也能帶來各自較為顯著的優勢。不過也還沒有一種完美的
技術出現,本身也都存在無法比較的缺憾。

原理是通過光源發出的白光分成紅綠藍三原色,分別引導到對應的LCD芯片上,再將三個面板的光線通過棱鏡使其組合為一個全彩的圖像,然后通過
鏡頭放大投射到屏幕上。這種
技術通常是用于愛普生、明基等老牌燈泡投影,在色彩飽和度和層次上較為豐富,但使用壽命短且像素結構明顯,長期使用可能還會出現色彩偏移。

DLP
投影儀顯示
技術的核心是DMD顯示芯片,可以通過控制鏡片的偏轉使其成像。同時由于成像速度快,也能夠實現高對比和低噪音的效果,帶來更逼真的畫面和更沉浸的體驗。國產主流
投影儀品牌基本都是采用這個
方案。不過這個
技術也有缺點,那便是存在“虹彩效應”和“飛蚊效應”,即在快速移動畫面時,會出現與顏色相關的閃光或殘影。

這種
技術則指硅基液晶投影顯示,基本原理與LCD
技術較為相似,但改為從單元陣列正后方的薄膜反射,并再次通過單元返回,從而提升光的利用率。不過相關
技術制造工藝要求較高,良品率難以把控。另外液晶分子轉換速度相對較慢,雖然
分辨率高且色彩艷麗,但拖影和模糊也更容易出現,整體的觀看效果無法達到很好。

一位出席會議的行業人士透露,此次會議中,稍顯遺憾的是行業首款本土 LCoS 智能投影尚未 “亮相”。不過,行業協會、相關
技術科研機構以及產業鏈上、中、下游的 “協作伙伴”,已然達成了對本土國產
LCOS 投影產業鏈高度成熟且具備可用性的共識。
在首款本土
LCOS 智能投影尚未真正進入市場之際,洛圖竟如此 “果敢自信” 地預測其三年后的市場占比將達 5%。按照洛圖的預估,2027 年國內智能投影規模將逼近 750 萬臺,依此比例計算,當年
LCOS 投影市場規模將接近 37.5 萬臺。從 0 到 37.5 萬臺,或許僅需短短三年時間,這無疑充分彰顯了行業對本土
LCOS 投影的 “急切渴盼”。
那么,洛圖為何對
LCOS 投影這般 “情有獨鐘” 呢?
洛圖方面給出的理由如下:
其一,3LCoS 投影
技術的核心優勢極為顯著。首先是具備超
高清分辨率,伴隨半導體工藝的持續進步,能夠實現從抖動 4K@60Hz 向原生 4K@120Hz 的進階升級;其次是擁有萬級以上的高
對比度,借助對液晶開關的精準把控,黑色表現遠超同類
技術;再者是 “小而精悍”,創新的一次分光
方案大幅縮減了投影體積,同時支持 200 寸的大屏投影;最后是護眼功效突出,運用漫反射與無頻閃
技術,有效避免了彩虹效應和串色問題。
其二,當下智能投影市場的兩大熱點與趨勢分別是激光和 4K。而 LCoS
技術與激光光源堪稱 “天作之合”,LCoS 應用于 4K 激光投影時,憑借其
高清晰度、高刷新率以及高
對比度的特性,能夠達成
技術與市場需求的精準契合,引發強烈的市場共振。
其三,產業鏈上、中、下游各環節的 “合作伙伴” 對本土
LCOS 充滿 “期待”。當前,各個關鍵環節都有企業陸續加入,尤其是國產企業的參與熱情日益高漲,LCoS 光閥、SoC、光源、光幕等各環節的自主配套能力正在逐步形成合力,整合為一套完整的解決
方案。從整體產業鏈布局審視,一條全新的高端投影產業鏈已漸趨完善,LCoS 投影市場有望從專業小眾領域邁向規模化大眾市場。
國內投影消費不斷朝著高端化、高品質方向邁進,高
亮度、高色域、高畫質以及 4K 已成為主要追求目標。這與 LCoS
技術在顯示性能上的優勢,尤其是原生 4K 的優勢高度契合。可以說,正是高端供給與高端需求的同步升級與相互呼應,賦予了 LCoS 廣闊的發展機遇與巨大的潛力空間。